链接:甘当梯 日期 : 2020-02-08 敢遣诗情到笔端 ——赴重庆参加育才中学建校8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散记
刘友开
图1:刘友开、陈素珍夫妇在重庆育才中学陶行知先生雕塑像前合影
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1月2日,在这个年终岁首的辞旧迎新之际,应育才中学的盛情邀请,我和夫人陈素珍作为学陶路上后来者的陶子身份,从江苏淮安来到重庆,参加了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育才中学建校8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维期三日有余。回淮后,新媒体“陶行知中国教育论坛网”总编辑唐开元先生约我写篇此次重庆之行的观感。这对我而言,本应不该是什么难事,于是便欣然应允。然而却事与愿违。每当我想展纸疾书之时,却总是觉得“笔下难尽胸中意”。思来想去,这大概是我在此行中所受到的教育之深刻,已不足以用日常平淡叙述的文字来表达吧!
图2:刘友开、陈素珍夫妇应罗春秀老师(左)邀请出席育才校庆,刘友开老师在陶行知先生高足、人民教育家汪达之先生图片前瞻仰
图3:《一群小好汉英雄谱》作者刘友开老师向陶行知先生徒孙唐良闻(字开元,笔名马义豪)总编签名赠书
一、盛情邀请解人意
谈起我们的这次重庆之行,还得从《重庆陶研文史》说起。 早在两三年前,承蒙罗春秀、徐妮、贾振婷等这本杂志的几任编辑朋友们的厚爱,曾发表了我写的多篇陶研类文章。其中,撰写陶行知的高足、人民教育家《汪达之评传》的有关章节,至今还在“连载”之中。 当从这本杂志中获悉了育才中学正在筹备建校80周年庆典的消息之后,我便拟了一首贺诗《热烈庆祝重庆市育才中学建校八十周年》:浴火重生八十年,凤凰涅槃创空前。陶公建校时艰克,童稚启蒙烽火连。踯躅街头募捐助,盘桓古寺执教鞭。行知兴教民生养,赤子之心耀碧天。 为表贺诚之意,我还将这首诗请了青年书法家蔡刚枝老师写成了书法作品,连同我出版过的几本书《汪达之教育文集》(编著)《刘友开:语文教学新探索——一位“草根教师”的逐梦之旅》(论集)《一群小好汉群英谱——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新安旅行团建团80周年》(诗集),寄给了罗春秀老师转育才中学校史馆惠存。当时,她己调到“校庆办”负责筹备校庆事宜。 令我喜出望外的是,罗春秀老师经请示校领导,竟向我和我的夫人发来了参会邀请。非常善解人意的罗春秀老师还告诉我们,她已为我们预订好了往返重庆的飞机票、落实了下榻的宾馆和由年轻教师杨秋兰老师负责接待我们。 时隔不久,我也收到了正在负责编写《重庆陶研文史》的贾振婷老师给我寄来《庆祝重庆育才中学建校80周年》的《重庆陶研文史》“特刊”,还将这首贺诗的书法作品彩印在这本精美“特刊”的扉页之上。未过几日,我就又收到了罗春秀老师寄来的参会《邀请书》。 如此等等,由敬意、感激和期待之情顿生欣喜的我,怎能不溢于言表:育才庆典八十年,预期盛况会空前。至谢相邀去共享,先睹为快幸占先。天下陶子是一家,行知研究润心甜。尚未成行先有情,梦中早己飞渝地。
图4:校庆接待人员杨秋兰女士在育才中学大门口迎接刘友开老师
图5:重庆市育才中学校建校八十周年庆祝大会现场
二、庆典场面气恢宏
12月30日上午11时许,当我们走下飞机来到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T2出口处时,便见到了杨秋兰老师手举着一块写有“重庆育才中学80周年校庆接机处”的红底白字标牌,在迎接我们。杨老师十分热情地接待我们在入住的酒店安顿和用餐之后,便领着我们来到了距住所不远处的庆典现场——重庆市九龙坡区的育才中学本部。 校区临街而建,门前是一条车马龙马的宽阔大道,大道上还建有一座横空出世的彩虹式天桥。站在桥上,庆典现场的恢宏气势便扑入我们的视野。放眼望去,校门的左侧高楼林立,临近校门的“师陶楼”上悬挂着红底白字的竖幅长联: 八秩师陶鹏举鸿飞李绽桃开辉寰宇, 九心归一龙盘虎跃蛟腾凤起耀中华。 校门的右侧座落着一座水立方式的矩型现代建筑,红白相间的竖格式墙体上方镌刻着“陶行知纪念馆”的6个洁白大字。校门口的过道上方横悬着一幅红底白字的巨幅标语:“热烈欢迎莅临重庆育才中学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的各位领导、嘉宾、校友!” 陶行知先生的巨型汉白玉雕塑像就屹立在校门内侧的过道中央,在花团锦簇中闪得熠榻生辉。校门内外的广场上己是摩肩接踵的人群。原来,这里刚刚举行过陶行知雕塑像的揭幕仪式和陶行知纪念馆的开馆仪式,参加育才中学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的报到处和签名墙,就分列在陶行知雕塑像的过道两旁。 就在这样热烈欢庆的氛围之中,杨秋兰老师领着我们在报到处报了到、领了校庆材料袋和到签名墙上签了名。晚上,她还陪同我们与参会者一同在校园的大礼堂里,观看了由育才学校师生主演的话剧《陶行知在重庆》。 如此等等,在任何平常的叙述语言难以表达胸中之意的我,怎能不热血沸腾:育才建校八十年,举行庆典盛空前。应邀共享今报到,欣赏话剧观校园。万世师表陶行知,捧心奉献筑宏愿。改革开放获新生,而今育才群芳艳。
图6:主持人宣读重庆育才学校杰出校友、国务院原总理李鹏同志贺信
图7:刘友开、陈素珍夫妇与参加校庆的嘉宾在合川陶行知先生纪念馆前合影
三、校庆大会绽奇葩
12月31日上午,“庆祝重庆市育才中学建校80周年大会”在3000余名与会者的期待和欢呼声中,徐徐地拉开了帷幕。 80年风云变幻,一代代育才人培养出来的一大批育才学子的代表们来了,全国各地研究陶行知的陶子代表们来了,育才中学的国内外友好学校的代表们来了,陶行知先生的亲属代表们来了,重庆市各界的代表们来了,日本、意大利等驻重庆总领馆的外国友人也来了……他们与育才中学的师生欢聚一堂,共庆由陶行知先生创办的重庆育才中学80华诞。 在庆祝大会上,主持人宣读了重庆育才杰出校友、国务院原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李鹏同志生前发来的贺信以及李鹏同志的女儿、中国陶行知基金会名誉会长李小琳女士发来的贺电。中央相关部委、重庆市有关部门、社会知名人士也发来了贺信,正在海外就读的育才校友代表们还通过视频连线,表达了他们海外学子对母校80华诞的美好祝福。 80载时光长河。搭乘着时光列车的育才人砥砺前行的深情讲述、与大屏幕上宏大视角的图文呈现、和育才师生激情四射的文艺演出,交相辉映、美伦美奂地娓娓道来。在展现陶行知先生创办育才学校初期、那艰难而辉煌办学历程的基础上,着重展示出了新时代育才中学所取得的多方面杰出成就,并描绘出育才中学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 上午11时许,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长张和松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在致辞中既向大家回顾了育才中学80年办学中的艰难历程,又介绍了新时代育才中学取得的辉煌成就:1963年,学校被评为重庆教育战线上唯一的百面红旗单位;1978年,学校被确定为第一所省属中学。作为全国优秀的陶行知实验学校、全国百强艺术示范学校、重庆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以及清华、北大等高校的生源基地学校,现己发展成为“一校五区”、教职工逾千、学生上万的教育集团。 如此等等,从中感受到育才人在传承、践行和发展着陶行知教育思想,履行着对时代、对国家的责任与担当的我,怎能不感慨万千:校庆盛典气恢宏,重庆育才腾巨龙。李绽桃开辉寰宇,凤起凰舞跃华中。八秩师陶鹏鸿举,九心归一兴国梦。行知思想教学做,民族精神育英雄。
图8:陶行知先生亲属及有关领导嘉宾为博杰大师创作的陶行知汉白玉雕塑像揭幕
图9:刘友开陈素珍夫妇向陶行知先生孙女陶铮老师(中)赠诗集
四、致敬陶行知塑像
80年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怀着教育救国的远大理想,在重庆合川古圣寺创办了育才学校。如今,在育才学校80岁生日之际,座落在九龙坡区谢家湾育才中学本部校门口的“陶行知纪念馆”开馆了、陶行知先生的汉白玉雕塑像揭幕了、行知广场的文化园建成了。它们都是重庆育才学校精神灵魂的体现。 12月30日上午,在重庆市育才中学的行知广场举行了陶行知先生汉白玉雕塑像揭幕仪式。来自北京、南京、上海、辽宁、安徽、陕西、广西等省市以及美国、韩国的嘉宾代表200余人,共同为陶行知先生汉白玉雕塑像,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 在揭幕仪式上,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吕德雄代表朱小蔓会长为重庆育才中学80周年校庆暨陶行知先生汉白玉雕塑像落成致贺信。同时,他也希望重庆育中学在学校特色文化系列的打造,行知办学精神的传承,在新时代教育改革浪潮中肩负新使命,实现新作为。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长张和松在揭幕仪式上表示:80年的育才人正是继承陶行知先生宏志,奔涌向前,努力将育才学子培养成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自觉觉人的真人,努力把育才中学办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造型学校。 陶行知孙女、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陶会行知雕塑文化研究专委会总顾问陶铮,在揭幕仪式上代表陶氏家属讲话。她高度赞扬重庆市育才中学继承和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雕塑家博杰发表了陶行知先生汉白玉雕塑像作品的创作感言。他指出:他们雕刻这块洁白无瑕的玉石,创作再创作,让它绽放出灵魂,使其成为永恒的精神丰碑。这就是他们雕塑者的使命。 如此等等,在感受到了历史与现实交融、艺术与灵魂对话之后的我,怎能不心潮澎湃:万世师表陶行知,生活教育举义旗。创办学校育英才,教育救国树宏志。自觉接受党领导,奋不顾身勇创奇。功高盖世泽天下,鞠躬尽瘁英雄气。
图10:刘友开老师在重庆育才中学陶行知纪念馆题词
图11:刘友开老师与陶友、陶子们"回家" (左起:孟笑英、刘友开、叶晓媚、程代辉、崔祖瑛、陶冶、唐开元) 五、陶馆天门向阳开
12月31日,在育才中学举行建校80周年校庆之际,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纪念馆正式开馆。这是为庆祝重庆市育才中学建校80周年、纪念陶行知先生为实现教育救国而创办育才的初心和理想、弘扬独具特色的“行知文化”、传承陶行知老校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育才中学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的支持下,新建起来的“陶行知纪念馆”。 该馆为矩型3层的现代建筑,占地面积近1950平方米,馆内面积约1750平方米,包含“两馆十三厅”。“两馆”兼含陶行知纪念馆和育才中学校史馆;“十三厅”为两馆展厅数量之和,共设有序厅、A厅、尾厅等13个展厅。今天开馆的重庆育才中学陶行知纪念馆,是继南京、上海、安徽、重庆和杭州等全国五大陶馆之后,全国唯一的一处由中学独立创办的“陶行知纪念馆”。 育才中学校长张和松在致辞中表示:陶馆以线性时间为主轴,以精神脉络为经纬,通过一明一暗两条线索编织出陶行知的思想图鉴。一条明线,是用陶行知教育救国的生平事迹,来彰显其“爱满天下”的人格魅力;一条暗线,则是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萌生发展过程的介绍,来彰显其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建成后的“陶行知纪念馆”,是行知精神和育才风骨的凝炼。 我们是在开馆当日的下午,随参观的人流入馆参观的。展览内容分置于三层。 在一楼,我们看到了还原后的陶行知青少年时期生活成长和学习的历程。这一时期的陶行知受到徽学与西方教育思想的浸润,逐步奠定了他中西合璧的理论基础,并初步形成了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教育观念。 在二楼,我们看到了展示陶行知教育思想和育才中学的前世今生。这是纪念馆最具匠心的设计:运用“两馆合一”的特殊架构,通过巧妙设置路径线,达到两馆“合而有别,分而不离”的艺术效果。它既可让前来的参观者在二者中进行选择或观其全貌。 在三楼,我们不仅从大量翔实的文字、图片、实物、主题雕塑、立体造型、影像史料等资料中,多角度地看到了再现陶行知一生的斗争业绩,而且也全方位地看到了育才中学80年的峥嵘岁月,还仿佛使我们深层次地感受到了流淌在陶行知与一代代育才人身上的血脉与情怀。这是学陶师陶践陶的思想平台。 在育才中学“陶行知纪念馆”,应工作人员和参观者的邀请,我还为他们书写了学陶师陶的字幅。参观育才中学“陶行知纪念馆”之后,校庆组委会还安排了我们部分参会者,驱车专程到座落在合川县凤凰山上古圣寺的育才学校原址及那里的“陶行知先生纪念馆”参观考察。 如此等等,作为陶研路上后来者的我,在参观了如此物博与神丰俱佳的陶行知纪念馆之后,怎能不放声高歌:陶馆天门向阳开,精神长河通四海。行知育才珠璧联,高歌猛进新时代。喜看桃李满天下,肩负使命壮烈怀。继往开来育新人,任重道远后来者。
图12:刘友开老师在重庆向领导、嘉宾、市民题赠《一群小好汉群英谱》诗集 (左2:95岁高龄重庆育才校友吕长春老先生、左3:《中国陶行知研究》常务副主编叶小妹、右2:重庆九龙坡区二郎派出所唐亮教导员)
综上所述,这次的“重庆之行”,育才中学建校8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给予我的实在是太多太多;而我给予她的,也仅仅只有我带去的《一群小好汉群英谱——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新安旅行团建团80周年》,这10本诗集分别相赠给喜欢这本书的有关陶子朋友们了。古语说得好:不学诗,无以言。而今,我还能做些什么呢?权且谨以“敢遣诗情到笔端”为题,写下此文来记之。如是而己矣。(撰文:刘友开,摄影:陈素珍、杨秋兰、唐良闻,编辑:甘当梯) |
近期热点:地球会:《毛泽东颂》作者创办“春将军”爱国品牌营地 |